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
——三論把黨紀黨規的籠子紮得更緊
2015年10月24日 來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道德規範,才气激發內在的自律;有黨紀約束,才气明確行爲的邊界。緊扣“廉潔自律”這個主題,圍繞“黨紀監督”這個焦点,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既明確崇德向善的高標准,又劃出不行觸碰的底線;既赓續“思想建黨”的傳統,又確立“制度治黨”的規矩,他律與自律互補、守底線與高標准兼顧、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結合,體現了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認識,更對廣大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新標准、新要求。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曆來強調德法相依、德治禮序,管黨治黨同樣要激發精神信仰的力量。我們黨從創立起,就高度重視以德治黨,以配合的理想信念激勵黨員、團結隊伍,凝聚起改天換地的磅礴力量。今天,面對黨長期執政的風險挑戰,如果精神缺鈣、道德軟骨、心靈空虛,8700多萬黨員如何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我們黨如何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這就是爲什麽,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反複叮囑,“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對執政黨而言,紀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紀律。道德使人向善,是紀律的须要前提和基礎;紀律用來懲惡,是道德的堅強後盾和保障。縱覽近年來的腐敗案例,紀律失之于寬、失之于軟是重要原因,但正是信念滑坡、理想動搖産生了最初的腐敗動機。紀律不行能覆蓋所有領域、一切方面,只有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才气強化黨員幹部的自律意識,從基础上杜絕腐朽思想的滋生。就此而言,既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嚴明黨的紀律規矩,才气讓從嚴治黨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紀律約束力,讓制度運行在思想認同的軌道上。
對黨內法規制度進行修訂完善,也正是遵循著這一治黨思路。將《中國共産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准則》修訂爲《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准則》,適用範圍擴展爲全體黨員,具體內容轉變爲正面倡導,信仰底色更鮮明、道德色彩更濃厚、引導意味更強烈,樹立起看得見、夠得著的道德標准,就是要喚醒黨員幹部高尚的思想道德追求。堅持在“道德”和“紀律”兩個層面雙管齊下、相輔相成,讓道德自覺爲紀律約束減少阻力,讓執紀監督爲道德涵養提供保障,二者各司其職而又辯證統一、相互配合,才气形成內外兼修、標本兼治的全面從嚴治黨新花样。
“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鄧小平同志在革新開放之初就諄諄告誡,“有理想,有紀律,這兩件事我們務必時刻牢記在心。”做到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兩手抓、兩手硬,我們一定能將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永葆黨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