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 黄懿斌
(2005年9月9日)
老師們、同志們:
今天,我們迎來了自己的光榮節日——第二十一個教師節。值此盛節,我謹代表校黨委和行政向默默奉獻、辛勤耕作在教學、科研和治理事情第一線的全體教職員工体现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向曾爲學校事業發展支付心血和汗水的所有離退休老教師、老同志体现高尚的敬意!向剛來我校事情的新老師体现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
老師們、同志們,從去年教師節後的一年來,全體教職員工緊緊圍繞實現本科辦學水平評估及格目標,厲行節約、艱苦奮鬥、開拓進取、敢爲人先、勤勤懇懇、無私奉獻,在學院建設革新發展中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事情,爲實現院事業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抓了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升本後半年,學院先後邀請省教育廳領導和華東師大、南京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10多所知名高校的著名教授來校圍繞“升本以後怎麽辦”的主題講學。同時,組織全校教職員工開展“教育教學思想觀念”大討論,全院教職員工思想觀念有所轉變,本科辦學意識有所增強。
二是調整了學院發展規劃。學院圍繞整體辦學思路和教育部評估專家組的建議及本科院校辦學水平評估標准要求,對學院今後5年的整體發展規劃、學科及專業建設規劃、基本建設規劃及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等做了重新修訂調整,各專業系根據學院整體發展規劃也調整了具體的發展規劃。
三是完成了第一輪幹部人事制度革新事情。學院在認真研究編制學院機構設置方案並获得省編委批准後,今年3月至6月,全面完成了中層領導班子競聘選拔事情和全院教職員工競聘上崗事情,分配制度革新方案也將出台。
四是狠抓了大學生思想政治事情。根據中央和省裏有關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事情會議、文件精神,學院制定了具體的貫徹實施意見,通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事情主題月”活動和大學生藝術節活動,收到了明顯實效。
五是紮實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學院繼續堅持“穩定、培養、引進”六字方針。一年內,共送培博士、碩士50余人,引進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20多人。年內,學院還開展了“十佳教師”評選和“師德建設標兵”評選活動,鼓勵教師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和加強師德建設。
六是修訂了各項治理制度。學院凭据本科院校辦學要求,借鑒和參照兄弟院校做法,結合學院實際,重新修訂或正在修訂了有關黨群、院務、教學、科研、人事、學生、財務、審計、資産治理、成人教育、宁静保衛、後勤基建等各個方面的治理制度,各項治理事情正在向專科層次到本科層次的過渡。
七是抓好了全院各項日常性事情。我們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學院各項常規事情,力保學院平穩迅速地完成向本科院校的過渡。一年多來,我們乐成地舉辦了學院挂牌和慶典事情,進一步改善了學院辦學基本條件,全面推進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部门進行了對教學科研第一線骨幹教師特別是雙高人才的分配制度的革新和調整,努力開拓了招生和就業事情新局面(今年招生達4500多人),紮實抓好了全院師生的穩定與團結事情。特別是我們進一步擺正了教學事情的中心职位,牢牢樹立“學生第一,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狠抓了教學常規治理和教學日常督查,紮實推進了教育教學革新事情,確保了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在爲完成上述主要事情的不懈奮鬥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事情者,今天受到表彰和嘉獎的姜正國等五名“師德標兵”、成遠鏡等五十名先進事情者、李高海等三名升本事情三等功獲得者就是其中的代表。正是因爲有這些優秀同志爲代表的全體教職員工的配合努力,我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成就實在來之不易!在此,我號召全體教職員工向這些受到表彰的優秀事情者學習,學習他們胸懷雄心、追求卓越、逾越自我的開拓進取精神,學習他們勤勉自勵、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愛崗敬業精神,學習他們學校爲先、學生爲先、事業爲先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他們不畏艱險、甘于刻苦、不斷創新的頑強拼搏精神。
老師們,同志們,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愛與責任”,這涉及到一個很是重要的問題——師德建設問題。師德建設是我們教育事情隊伍的焦点和靈魂,它關系到如何培養人、造就人的基础問題,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因此,借此機會我想就師德建設問題強調以下幾點:
一、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的良好校園氛圍,幫助教師提高師德信念
國家振興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我們一定要從考慮整個民族強盛安危的政治高度來認識教師事情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關愛教師。
首先要加強教師的情感投資。加強情感投資是加強師德建設的突破口。對教師中存在的某些有損師德形象的問題,我們要注重擺事實、講原理,申明利害關系,引導教師自己去思考,去明辨是非,和風細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地批評,以勢壓人。有的教師往往因爲一時急躁,偶爾發生一些問題,我們堅持做到點到爲止,從理解、愛護的角度做善意的批評,用啓發的要领解決一些認識問題,作到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融会。
其次要加強教師的心理康健教育。要注重幫助教師學會、控制和調節情緒,培養耐挫能力,以讓其適應艱巨複雜的教育任務。
第三,要組織實施“教師康健工程”,廣泛開展教師康健教育,落實教師定期康健檢查制度,加強教職工體育、娛樂設施建設。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群衆性文體活動。進一步落實教師基本醫療保險,全面提高教師醫療保險水平。
第四,要切實凭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要求,全面關心教師的事情、學習、生活與職業發展。要接纳有效措施,爲教師辦實事、辦好事,切實幫助教師解決事情、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努力爲教師排憂解難。切實落實分配制度向“教學一線傾斜”政策,提高教師福利待遇。
二、全體教職員工要在學習活動中提高師德認識
學習是修養的前提。中國古代思想家也早就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笃行之”,這裏的學、問、思、辯是“行”的前提,只有通過學習思考,草能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才气使修養不迷失偏向。爲提高教師的師德意識,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通過學習政策、法規、增強法制意識,規範教育行爲。
我國的《教育法》、《教師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規、政策的頒布,以执法的形式規範了學校的辦學行爲,規範了教師的從教行爲,爲我們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执法依據和政策准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做到知法、懂法,明確自己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增強法制意識,樹立依法執教的觀念。
二要通過學習先進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師德水准。
師德建設有著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在新的曆史時期,師德內涵在不斷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斷的更新。我們必須以“三個代表”和“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爲指導,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育人爲本”的教育觀;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樹立“爲學生的一生發展和幸福奠基基礎”的教育價值觀。從而樂于做“人梯”,甘當“鋪路石”。
三要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迹,罗致身邊的閃光精神。
只有不斷從整個社會中罗致精神營養,才气不斷豐富和提高修養水平。我們要注重用優秀教師的高尚師德和感人的事迹來鼓舞、推动教師。今天受表彰的“師德標兵”就是我們的榜樣,全體教師一定要學他們的精神,在教學、治理、服務各個崗位上多做貢獻。
三、全體教職員工要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師德素質
教師修養是教師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可以說,離開了教師的社會實踐,就不行能有教師的修養。因此,高尚的師德,需要在敬業愛生的實踐活動中去培養,去鍛煉,而不能單純靠說教、靠學習。要做到說與做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一是要與學生交朋友。作爲教師一定要注重開展與全體學生特別是學習成績不夠好、思想品德有差距、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交朋友的活動,把溫暖和關懷送到學生的心坎上,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明辨是非,克服困難,激勵他們學習進步,擡起頭來走路。
二是要開展我爲學生辦實事的活動。師愛要表現在實際行動上。作爲教師,除了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把爲學生服務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事情中外,還要利用“教師節”、“國際勞動節”等節日,開展我爲學生辦實事的活動,多做幾件對學生有益的事,增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融洽師生關系。例如:輔導畢業班學生考研,向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爲學生提供無償家教與勤工儉學機會等。
三是可以組織愛生演講活動。黨、政、工、團等部門可以協同組織開展“把愛獻給學生”、“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