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人物 | 高洁:舞裙带以结桃李,教之事而喻诸德

來源:

發布時間:2021-10-27?點擊:

人物介紹

高洁,女,副教授,PP电子学院音樂舞蹈學院舞蹈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南省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娄底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主持加入省部级项目10余項,出书多本舞蹈研究專著,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等焦点期刊和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手稱號,編創作品獲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獎8項,多次擔任省、市各類比賽評委,2007年至今擔任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統考評委。

編創作品主要獲獎情況:《孩子,抓住老師的手》獲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比賽銅獎,並獲“優秀園丁”稱號;《爲了那片藍天》獲湖南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專業組二等獎;《掙脫》獲湖南省第五屆青年文化藝術節比賽專業舞蹈銀獎;《守護》獲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專業組一等獎。

指導學生主要獲獎情況:湖南省第三屆普通高校音樂舞蹈本科專業學生“三獨”比賽獲一等獎;湖南省第四屆普通高校音樂舞蹈本科專業學生“三獨”比賽獲二等獎;湖南省第八屆普通高校音樂舞蹈本科專業學生“三獨”比賽獲二等獎。

講台播種,教學相長

三尺講台上,她一絲不苟;校園生活中,她溫柔如水。高潔對于老師的定義不僅僅是教育者,更多的是摯友。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用師愛鑄就高尚的師魂,把愛與善灑向每個學生。

(高潔帶學生參加省級比賽)

高潔認爲教與學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增長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老師在課堂上將相關的學科知識傳達給學生,通過課後獲得學生的學習反饋,不斷提升老師自己的教學素養。“高老師的課是有靈魂的課。”“高老師的課在我們專業真的是一課難求。”“一節課時間太短了,上完都不想走,想留下來再上一節。”......學生們贊不絕口的“金課”提供者,正是高潔。高潔說,她的教學特點在于用情景式、啓發式、引導式的要领傳播知識,注重各種方式交织運用,課堂既不死板又有含金量。在高潔看來,舞蹈最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手把手地教,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學習到表象,無法真正領悟到舞蹈的內涵,因此無法真正感受到舞蹈帶來的快樂。更好的舞蹈教學應該讓學生跳出僵化的學習模式,不是根據現成的動作機械模仿,爲跳而跳,而是主動學習知識探索世界,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去找到問題的答案,領悟舞蹈的內在之美,精神之魂。

(教學中的高潔)

春秋寒暑,歲月幾度。真正的良師,深谙"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的原理。20多年來,在一言一行之中,高潔用自己的專業素養、精神追求、靈魂魅力潛移默化地熏染著學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樣的理念從高潔的老師——北京舞蹈學院潘志濤教授——傳給高潔,又從高潔傳給她的學生。民族的舞蹈更能走向世界,在高潔的學生中有许多這種理念的踐行者:有學生赴法國進修,最後回國任教,立志將中法元素融合,讓“中國美”走向世界;有學生創立少兒民舞興趣班,早早在小朋友心中種下民族美的種子。對于未來的教學目標,高潔說,除了教書育人,她更希望通過教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高潔與恩師潘志濤教授)

舞台鑄魂,薪火相傳

舞蹈承載的不僅是藝術和學術價值,還承擔著傳播正能量、塑造價值觀的社會責任。今年恰逢建黨100周年,作爲一名文藝事情者的高潔義不容辭投身紅色創作,曆時半年導演了大型歌舞劇《蔡和森》。原創歌舞劇一經上演,校園內外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國際日報》《新湖南》《紅網》《湖南教育電視台》官微等報道,該劇列入婁底市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重大活動,學校將之作爲黨史教育實踐課面向全校師生推出。

(高潔與《蔡和森》主創團隊及演員合影)

如何真實還原曆史人物並運用肢體語言藝術地表達出來,是原創歌舞劇的一大難題。在創作《蔡和森》的過程中,高潔與團隊到蔡和森的故鄉雙峰實地考察,經過反複醞釀,最後決定運用音樂、舞蹈、朗誦、旁白等多種形式融合表達。《蔡和森》歌舞劇最終呈現爲少年行、青雲志、革命路、志士軀和如君願五幕共11首原創音樂舞蹈作品,通過一個小時的熱血演繹,激情再現了蔡和森追求真理、堅守信仰、矢志不渝、獻身革命的光輝一生。

作品經典與否,取決于作品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能否影響到更多的人。在談到《蔡和森》歌舞劇時,高潔多次哽咽,深深感動于革命前輩的無私無畏,創作的過程也是受教育的過程,她同時也在思考:作爲一名教師、一名藝術事情者,如何發掘本土紅色資源,弘揚本土紅色文化,影響到更多的人,將革命精神傳承下去,是很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高潔指導的作品《守護》獲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後記

在獲得諸多榮譽和成就後,高潔老師依然保持一顆平常心。她說,是PP电子學院這個平台給予了她莫大的支持,是一屆屆學生給予了她無限動力,讓她越发熱愛舞蹈事業。未來,她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用實踐诠釋舞蹈教育的真谛,培養出德藝雙馨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