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28日
,機關二支部全體黨員在明德樓一會議室與貧困學子舉行結對幫扶座談會,來自政法系、中文系、美術系、物理系的8名貧困大學生從副校級督導兼組織部部長李高海、機關二支部書記羅求實手中接過每人1000元的資助金,連連道:“謝謝、謝謝老師、謝謝母校”。
座談會上,第一批受幫扶的2010級5名學生談了自己受資助1年多來的學習事情生活情況,第二批受到資助的3名同學談了今後的大學學習生活規劃。來自政法系的劉杭同學用客觀真實的事實介紹了自己在學習、事情、生活上取得的較好成績:“過去的1年多大学生活,有老师们的资助和指导,‘适应大学生活、准备英语四級考试和盘算机二級考试、准备国家司法考试、加入校学社联并任公关部长、课余时间社会兼职、在檔案館勤工俭学等等,’我学习事情紧张而忙碌,我的校园生活富厚而温馨”。同时,她用真切的语言表达了对机关二支部全体党员老师的谢谢之情:“在已往的两年里,我有幸获得列位老师的热心资助、精心指导和耐心教育,让我们这些贫困学子能够在大学校园放心学习深造,享受着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幸福和温暖,感受着怙恃般和兄弟姐妹般的敬服和期待”。2010級赵聪同学在给支部书记罗求实的短信中写道:“敬爱的罗老师,很想劈面对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的嘱咐、谢谢您的资助,谢谢您多次帮我找勤工俭学岗位,谢谢您的每一个节日送来的慰问和祝福,有您的体贴资助,我思想进步,结果较好,能力提高较快,请您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物理系2011級学生陈爱说:“我来自农村,单亲家庭,上有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父亲有严重的肺气肿,家境贫穷,但我是一个学习很是刻苦的人,是一个勤朴实素的人,很是谢谢老师们慷慨解囊,体贴资助,我一定会珍惜大学生活,珍惜你们的关爱,从政治思想上成熟自己,从心灵情感上陶冶自己,从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优秀大学生,酬金老师,酬金学校,回报社会”。
座談會上,機關二支部書記羅求實就如何進一步深入開展好此項活動做了剖析和部署,他要求機關二支部全體黨員要攜手努力、求真務實,進一步加強與幫扶學生情感上的溝通、心理上的疏導、生活上的關心和學習上的幫助,配合把結對幫扶活動搞好。他說:“只有把同學們當親人,同學們才把我們當親人”。同時,他也希望被幫扶的同學,要牢記學校領導和我們支部全體同志的關懷,不辜負各人的厚望,珍惜學習機會,规则學習態度,在學習要领、學習精神和學習品質等方面好好總結、好好塑造,樹立遠大理想,發憤刻苦學習,始終艱苦奮鬥,把自己鍛煉成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
座谈会上,副校級督导兼组织部部长李高海对结对帮扶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机关二支部开展结对帮扶运动是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是示范党支部建设历程中的一项有意义、有创新性的事情,值得宣传、值得学习、值得推广”。他要求机关二支部进一步增强组织,创新载体,给予学生更多关爱,把活行动为事关民生的好事实事持久深入开展下去。他寄予学生“一定要从老师们的关爱中获得学习生活事情的动力,珍惜大学时光,好勤学习,勤奋事情,愉快生活,多多锻炼,快速生长,早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才,回报老师、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機關二支部的結對幫扶活動是2010年開始的,活動获得了學校黨委書記柏連陽、校長郭軍等主要領導和組織部負責同志的高度重視和鼎力大举支持,爲開展好這項活動,機關二支部建设了由支部書記任組長,支委委員任成員的幫扶貧困大學生事情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先後組織了2次捐款活動(前兩批學生資助金共13000元全部由機關二支部全體黨員自己捐贈)。
凭据帮扶方案,他们接纳经费资助(含定期资助:每年下半年在本支部、直属工會小组内组织一次捐款运动,每次所捐款项一次性现场捐赠给学生。不定期资助:接纳分党小组对口帮扶贫困学生的方式,对于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资助工具,通过临时捐款的形式,解决他们的一些临时性实际困难。)、教育领导(即对帮扶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政治上不停成熟,向党组织靠拢;对他们进行心理康健领导,实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动向,资助解决心理疑难问题,使他们不停康健生长;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梦想,引发他们的斗志。)、生活体贴(结对子的党员经常了解和体贴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在生活上给予体贴和资助,节沐日开展送慰问运动,资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及其他方式(即充实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资助他们寻找勤工助学岗位)。
根據幫扶方案,機關二支部已先後從2010級和2011級学生中挑选了8名幫扶對象。今後每年將從新生中挑選3—4名幫扶對象,4年後從大一到大四,共計幫扶15—20名貧困學子,大約每位黨員幫扶1名學生。
機關二支部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旨在全面推進支部的爲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弘揚助人爲樂、樂善好施、以強幫弱、扶貧濟困的民族精神,幫助貧困學生成長成才,使他們成爲政治上成熟、學習上上進、心理上康健、生活上樂觀的對社會有貢獻的優秀大學生。同時,他也希望以此呼籲學校能有更多的支部和有愛心的教職員工來關注困難學生,爲他們獻出愛心,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王建、羅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