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袁贵仁
把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一定要求,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及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教育部凭据中央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把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學校治理之中。
一是融入課堂教學。全面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充实挖掘各門課程蘊涵的德育資源,強調把學知識技术與學做人做事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實施“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方案,構建目標明確、內容科學、結構合理、學段銜接、循序漸進的大中小學德育課程教材體系。啓動語文、德育、曆史3科統一教材的編寫,系統體現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的內容和要求。開展基礎教育優秀教學结果評選、交流和展示活動,推廣焦点價值體系融入教學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
二是融入社會實踐。聯合有關部委和行業主管機構,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各類校外活動場所等,建設成爲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教育的實踐基地。第一批聯合8個部委建设了71個中小學主題社會實踐基地。制訂具有行業特色的社會實踐基地標准和實踐課程實施方案。引導廣大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開展學雷鋒活動,升華對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
三是融入校園文化。組織“永遠跟黨走”慶祝建黨9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雙百”人物中的共産黨員命名中小學班集體活動,截至目前已命名128個班集體,覆蓋全國各省份。每年秋季開學與中央電視台制作播出全國“開學第一課”,以“愛國”、“夢想”、“幸福”等爲主題,引導廣大中小學生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康健成長。制定《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制作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動漫視頻,開展一系列生動形象的禮儀教育活動。
四是融入學校治理。推動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分別制定中學、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進一步明確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和能力要求。組織制定《中小學治理事情規程》,建设健全治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長效機制。落實《中小學班主任事情規定》,征集班主任事情細節案例,納入培訓教材,引導中小學班主任在班級治理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康健教育。建设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治理,形成育人协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教育部制定《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历程指导纲要》,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事情经验交流会,对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历程事情进行全面部署。下一步我们将凭据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开发德育资源、突出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气氛,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教育网络。
我們將加強學科德育事情;加強實踐育人事情;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