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院團校第二期團員培訓班簡報(第六期)

來源:

發布時間:2007-11-01?點擊:

PP电子學院團校第二期團員培訓班

简 报

(第六期)

PP电子学院团校办公室 2007年10月28日

苦难中磨砺意志 风雨里温暖他人

——全國道德模範楊懷保勵志報告會隆重舉行

“大學生生活的各種角色的轉換,時常會讓我覺得很累很累!但是,我現在已經長大,我要勇敢地把這份責任承擔下去。我不知道是什麽力量讓我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走到了今天。也許就是源于內心深處那種強烈的責任感和對苦難、對命運不低頭的那種勇氣,使我堅強地走到了今天……”

——摘自楊懷保日記

自然界中有一種可貴的鳥,它甘願讓芒刺劃破喉嚨,以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換取世界上最美妙的啼音;生活中有一種可貴的人,他甘願蒙受風雨與苦難的洗禮,用孝心和責任溫暖他身邊的人!當我們還沈浸在對荊棘鳥“大無畏精神”的膜拜中時,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帶著他不平凡的勵志故事走入了我們的視野,用他的切身經曆生動地诠釋了生活中“大無畏精神”的真正含義。他,就是受胡錦濤總書記親切接見,榮獲“2007年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湖南省第二屆品學獎”、“陝西省十大孝子”和“感動湘潭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的湘潭大學碩士研究生楊懷保同學。

用“時運不濟,命運多舛”來形容楊懷保的成長曆程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1983年農曆12月隆冬,楊懷保出生在陝西省勉縣定軍山鎮寨子坡村的一個貧困家庭。6歲的他便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求學生涯,受白眼、遭冷落是家常便飯。禍不單行,他的爸爸、媽媽相繼在他上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喪失了幹重活的能力。家庭與學業雙方面的重擔绝不留情地壓在了他稚嫩的肩上。面對突如其來、殘酷的一切,他沒有選擇膽怯退縮,他總是不停地告訴自己:“生活讓我注定不能像同齡人一樣快樂潇灑,我也不能那樣去奢望,我必須用另一種方式诠釋我的生活!”于是,早上買菜,部署柴米油鹽,他義不容辭地充當起家庭主婦的角色;走進課堂,他又是不折不扣的大學生;課後兼顧的崗位上,他是別人的良師益友;回抵家面對年幼的弟弟,他仿若一位慈祥的父親;對于跟他一樣身處困境的寒門學子,他又像一名辛勤睿智的舵手……他盡心盡力,不辭辛勞地饰演著生活中多樣的角色,最多時候,他同時幹了7份兼職!事實證明:他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讀書與盡孝,我一個也不放棄,我要用奮鬥爲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他將一家人從遙遠的陝西接到湘潭照顧;他勤工儉學,拓展千余勤工儉學崗位,帶領千余名寒門學子突圍貧困,爲他們共創造了15萬元的薪水。聽著楊懷保的故事,主持人黃懿斌書記和台下的學員都不禁熱淚盈眶。

什麽叫頑強?什麽叫拼搏?什麽叫責任?什麽叫孝心?在聽到他的故事以前,我們對這些字眼的理解與感悟並沒有那麽深刻;在遇到他之後,我們就如醍醐灌頂,他的故事將激勵著同齡的我們。今天的楊懷保仍需負重前行,但他心中燃燒的夢想與信念將是他勇往直前、直面挫折的無窮力量!“大學的生活即將過去,我只能選擇奔跑。回憶的滋味很酸楚,憧憬的時刻也很殘忍,我所能做的,只有好好掌握現在!”他在日記中如此說到。

“苦難中磨砺意志,風雨裏溫暖他人”。楊懷保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會用心記住這個令人感動的人物,也祝好人一生平安!

(院團委办公室 柴娟娟、肖海华)

指導老師:謝柳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