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会见校友總會网站 今天是

>> 首頁 >> 校友文苑 >> 正文

感念人文,願再聚首


文/萬光雲

看到校友會這篇征文時,我正坐在求職的大巴上。車內不流通的空氣,火辣辣直射著的太陽,因著出汗黏在後背的衣服,熟悉的觸感把思緒拉回大一剛報道時的海園廣場。曾經的場景都還曆曆在目,開學似乎就發生在昨日,那時完全陌生的環境對一個北方孩子來說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再回首,今年是我在湖南生活的第七年,習慣了南方濕熱的空氣,深深愛上了湘菜的味道!回看在人文的四年,這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視的寶貴經曆,唯有感恩、懷念以表達我现在的心情!

最初,選擇來湖南念書起因于一部小說,書裏再普遍不過的描寫卻是我心憧憬之的場景。炎炎夏日,細碎的陽光透過香樟樹散落在地面……這是我當年填報志願時腦海中理想著的畫面。來到湖南的幾年裏,常感伤于南方四季的變幻,這裏有著與北方截然差异的景色,在夏日的風裏,在桂花的香氣裏,我愛上了這片土地。正所謂“風土人情”,景與人始終是分不開的,這幾年中,我遇到了負責的老師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他們配合助推著、見證著我的進步,是這些景與人構築了專屬于我的人文記憶。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萬分幸運遇到了盡職盡責的老師們,他們是我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不論是本院還是部門的老師,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專業課學習上,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所學的知識爲我之後的升學與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逐漸走進馬克思、恩格斯等一衆哲學家的世界,了解張耀燦、鄭永廷這樣的專業領頭人,正是老師們深厚的知識儲備給了我無數啓迪。所謂“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馬院是個溫暖和諧的各人庭,四年裏,是老師的引領讓我對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專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今已經是我在學習思政專業的第七個年頭,在未來我仍希望以熱情、用所學奉獻自己,實現人生價值。從技术學習上,記得是大一下學期我進入學校官微事情,開始與同組幹事跟著組長學習;到大三時,于校友會任職宣傳部副部長一職,這個過程中我的圖片拍攝、文案撰寫及推文編輯水平不斷提升,這與曾老師、劉老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正因本科階段的積累,在研究生期間我重操舊業,在實戰經驗的積累下,對這份技术又精進了幾分。在部門中,除了技术的培養,還有著莫大的人文關懷,仍記得當初考研時曾老師和劉老師對我的幫助,在筆試與面試時將辦公室借給我學習,並不斷鼓勵我放心備考,這份膏泽始終銘記于心,也想借此機會表達谢谢之情,祝老師們事情順心、身體康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時常認爲自己是個幸運的人,總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遇到談得來的挚友,在相知相交的過程中配合成長。在人文,我結識了幾個可愛的室友,在四年的時光裏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實習、一起備考,從懵懂到堅定,每個變化成長的關鍵節點裏我們相互陪伴著。我曾是個悲觀的人,是她們讓我逐漸放開自己,將我從一個個階段性的痛苦掙紮中拉出來,教我學會享受瞬間的美好。除了室友,還有在部門中結識的朋友們,仍記得爲了同一個任務我們深夜在樓道裏討論的場景,正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讓我們获得鍛煉、有所成長。如今,纵然身處異地,我們仍會時常聯系,分享相互的喜悅與悲傷,探討成長中的困惑與不解。人生本就是條孤單又漫長的门路,正因爲有了諸多朋友的相互陪伴時常感应幸福,她們是我在人文四年時光中的寶貴財富。相較于十八歲那年的迷茫,如今我的眼中更多了幾分堅定,記得謝老師曾說過:這個世界的豐富與美好其實是遠超我們認知的,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只是很是局限的一部门,未來有無限可能,我們也都有無限可能。在這裏就祝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能有灼烁的未來,在有限的生命裏擁抱更多美好!

慢慢長大的這幾年裏,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只有平平淡淡的點滴,也正是這些點滴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我與人文”。其實不是我選擇了人文,而是人文包容了我,在這片天地裏有我無數的回憶,從官微中看到學校又發生了諸多變化,希望畢業前能與人文再聚首,吃一吃食堂,逛一逛後街,再見一見老師和朋友們!

 

 


訪問次數: 宣布时间: 2024-07-18 22:00:30 编辑: 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