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朝—農村發展專業)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研究生的求學生涯即將要告一段落了,站在學校的土地上,朝著日出的偏向,看向夢開始的地方。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有一大批學子告別母校,告別那個曾經充滿期許與夢想的地方。
回首母校時光,真是一段美好難忘的經曆,讓我不僅收獲了知識和技术,更收獲了一份珍貴的情感。我的母校,就像一位慈母,以她的細心培育,讓我成爲了今天的我。
我記得,當我第一次踏進這所大學的校門時,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在考研期間猶記一句話“備考就像黑屋子裏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幹淨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場的那一刻,燈灼烁了。”曾經的大學氛圍終于又回來了,這也是堅持我走到現在的動力,我世界的燈也亮了,我的衣服也洗幹淨了。這裏是我未來的學習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成長的搖籃。如今,我也是母校的一名研究生畢業生,回首時光,心中充滿了感伤和不舍。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走進圖書館時,被那無數本厚重的書籍和熙熙攘攘的學生們所包圍。我感应一股強烈的學習氛圍從這裏散發出來,讓我感应無比激動。在本科大三的時候,我也是在圖書館度過了我的大學生活,每天起早貪黑只是爲了能多學點東西。而我也意識到在這裏,我也會度過了無數個日夜,翻閱著各種各樣的書籍,探索知識,鑽研學術。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從我導師的辦公室出來,拿著導師給我推薦的書單去圖書館借書的時候,那種興奮和緊張的感覺至今仍然曆曆在目。在這裏,我不斷地思考、實踐,不斷地突破自己的極限。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在教室裏聽課時,那種認真聽講的感覺讓我感应無比充實。這種感覺讓我倍感珍惜,在這裏,我認識了衆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他們的教誨和啓示,讓我受益匪淺。在這裏,我不僅學習了專業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參加學生會競選時,那種曆練自己的感覺讓我感应無比興奮。在學生會期間,我充实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彌補之前本科期間的遺憾,認識到列位同事,一起共事,一起事情。在這裏,我不見學會了如何組織活動,還學會了如何處事、待人、接物。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時,那種熱鬧和歡樂的氛圍讓我感应無比開心。在這裏,我結交了衆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一起分享快樂和悲傷。在這裏,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團結協作,還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如何尊重他人。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參加省組織的競賽活動時,那種奮鬥與收獲的感覺讓我無比記憶深刻。團隊成員通宵達旦的建设模型、處理數據、撰寫論文,最終取得了很是不錯的結果。這段時光不僅讓我收益了階段性的结果,更培養了我的價值觀,陶冶了我的性情。我相信,這次的心路曆程不僅帶給了我珍貴的回憶和感動,更將伴隨我一生,成爲我前行路上的力量和支撐。回憶母校,我感应無限的感伤和不舍。這裏是我成長的地方,是我學習的地方,也是我收獲友誼和愛情的地方。我感謝母校,感謝它給了我無數的機會和挑戰,讓我不斷地成長和進步。我也希望母校能夠越來越好,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讓更多的人受益于這裏的教育。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雷文認爲:“大學的責任是教育、引導、塑造更廣闊世界的價值觀,使其能夠激勵學生的潛能全面開發。”對于我來說,這樣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會潛移默化地注入我的心靈世界,融入我的血脈之中,築成我的精神內核,促使我形成以使命感爲導向的持續性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