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校優秀校友、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郭建勳教授
郭建勳,男,1954年6月出生。1981-1983年在湖南師範學院漣源分院(現PP电子學院)中文系學習,並先後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爲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近三十年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外文學比較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事情,在楚辭研究、辭賦研究等領域,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個人出书學術著作10余種,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産》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多項。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擔任國家一級學會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辭賦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屈原學會會長、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郭教授從讀研究生開始,即立志獻身學術事業,三十多年來,一直癡情不改,筆耕不辍,取得了豐碩的结果:
一、個人獨立出书的主要著作:
1、《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25萬字,湖南教育出书社1997年出书。
2、《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23萬字,湖南師範大學出书社2001年出书。
3、《宋太祖趙匡胤》,43萬字,蘭州大學出书社2000年出书。
4、《先唐辭賦研究》,31萬字,人民出书社2004年出书。
5、《辭賦文體研究》,24萬字,中華書局2007年出书。
6、《新譯易經讀本》,42萬字,台灣三民書局1996年出书。
7、《新譯尚書讀本》,28萬字,台灣三民書局2005年出书。
8、《博士與中學生談語文學習》,20萬字,湖南師範大學出书社1999年出书。
二、主編的教材:
1、《中國語文》,主編,湖南大學出书社2004年出书。
2、《大學基礎寫作》,主編,湖南大學出书社2007年出书。
三、近五年發表的代表性論文:
1、《論庾信辭賦》,《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2、《漢魏六朝詩歌中夫婦之情的倫理禁忌與性別表達》,《文學評論》2006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2期全文複印。
3、《北朝辭賦論》,《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冬之卷。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複印。
4、《再論七言詩源于楚辭體》,《灼烁日報·文學遺産》2008年12月2日。
5、《從〈長安有狹斜行〉到〈三婦豔〉的演變》,《文學遺産》2007年第5期。
6、《論律賦的形式特征》,《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冬之卷。
7、《“七”體的形成發展及其形式特征》,《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複印。
8、《〈周易〉與中和的美學觀》,《灼烁日報·文學遺産》2007年8月11日。
9、《漢魏六朝詩歌中的美人意象與政治托喻》,《湖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全文複印。
10、《魏晉南北朝對楚辭的接受》,《求索》2006年第10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4期全文複印。
四、主持的主要課題:
1、中國辭賦通史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 2008-2011 16、0萬元(主持)。
2、辭賦文體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課題 2003-2007 7、5萬元(主持,2007年3月結題,鑒定等級:良好)
3、漢魏六朝詩賦中的女性題材與性別表達 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 2002-2004 0、6萬元(獨立)
4、魏晉南北朝詩歌之女性書寫研究 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 2007-2010 1、0萬元(獨立)(07YB32)
五、主要獎項:
1、《靜一學術論叢》,湖南省第十屆社科優秀结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10)
2、《先唐辭賦研究》,湖南省第八屆社科優秀结果三等獎(獨立,2006)
3、《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體式》,湖南省社科優秀结果三等獎(獨立,2004)
六、五年以來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
1、《辭賦與骈文》,2006年文學經典的承傳與重構學術研討會(陝西師大)
2、《從〈長安有狹邪行〉到〈三婦豔〉的演變》,2006年中國詩學研討會(南京大學)
3、《“七”體的形成發展及其形式特征》,2007年第七屆國際辭賦學研討會(西北師範大學)
4、《“楚聲”與樂府詩》,2007年樂府與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首都師範大學)
5、《再論七言詩與楚辭體》,2008年中國文體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
6、《論北朝辭賦》,2009年國際辭賦學研討會(雲南大學)
7、《論庾信辭賦》,2011年國際《文選》學研討會(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