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12年事情要點
2012-02-06 19:32:31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2年事情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凭据部黨組統一部署,認真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認清形勢、掌握偏向,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努力開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情新局面。
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凭据中央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事情部署,以教師隊伍建設爲中心,以學科建設爲支撐,以創新教學體系爲突破口,以督促檢查爲重要手段,努力增強教育教學效果,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事情。
(一)進一步完善教材體系
根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組織做好本科4本必修課教材的修訂事情。完成研究生5本教學大綱編寫事情,組織實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組織編寫《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要點》。進一步形成和完善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遞次推進、不斷深化的課程教學和教材體系。
(二)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印發《2012-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啓動新一輪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研修計劃,分層次分課程地對本專科和研究生層次的骨幹教師集中培訓。與中宣部聯合組織開展5門研究生新課程任課教師全員示範培訓,指導地方和高校開展全員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實施優秀中青年教師擇優資助計劃,以項目資助方式,重點培養教學科研中成績突出、勇于創新的中青年教師。啓動教師表彰計劃,評選和表彰一批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得好、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能手。啓動骨幹教師境外考察試點事情。繼續做好骨幹教師暑期國內參觀考察、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學位和“形勢與政策”課骨幹教師培訓事情。
(三)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研究,改進教學要领
加強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研究,梳理教學要點,形成本專科各門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梳理教學重點難點熱點,深入回覆大學生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改進教學要领,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充实運用多媒體,形成集研究式、互動式、專題式、案例式等多種形式于一體的教學要领體系,不斷增強教育教學的親和力、吸引力和熏染力。
(四)積極推進教學基地和教學資源建設
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批示精神,從2012年開始,陸續在上海、江蘇、廣東、四川、內蒙古等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社會考察基地,充实發揮紅色旅遊資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汶川災後重建等資源的教育作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推出一批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加速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站建設,彙集優秀教學資源,豐富教學素材,提高教學質量。建设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研究中心等,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好的教學方式和要领。
(五)進一步建设完善質量標准和測評體系,推動學科建設
落實《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准》,進一步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分片分區進行督查,指導各地各高校健全制度、完善機構、落實經費、提供保障。在部门高校開展試測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測評體系》,逐步建设科學的、切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特點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配合學位辦研究制定並印發《關于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意見》,指導思想政治理論課各分教學指導委員會積極開展事情,加強教學研究和指導。
二、全面實施新一輪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
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實施教育規劃綱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繁榮發展意見》),全面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
(一)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理論和制度的研究和宣傳
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理論和制度的研究宣傳,加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闡釋。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精心做好重點教材編寫、教材推廣和教師培訓。紮實推進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事情,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特別是中青年隊伍建設。加強學術引導和治理,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职位。
(二)整體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協調發展
深入貫徹“全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情會議”精神,廣泛宣傳解讀《繁榮發展意見》及配套文件精神,推動各地各高校制定完善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中長期規劃。宣傳報道各地各高校貫徹落實《繁榮發展意見》、制定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的情況。完善學風制度建設和事情體系,印發《教育部社科類學風建設辦公室受理學術不端行爲舉報事情規範》。推進科研評價綜合革新試點事情。出书《大師風範》,集中推出、宣傳一批爲人師表、嚴謹治學的名師各人。
(三)啓動“繁榮計劃”新增項目
鼎力大举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中長期重大專項。實施新一輪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計劃,著力提升重點研究基地綜合研究能力,新增一批以國家重大需求爲導向和新興交织研究領域的重點研究基地。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專題數據庫建設計劃,提高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推廣普及,實施“高校名師大講堂”項目和社科普及讀物項目。實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計劃,召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事情會議,啓動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加強高校外文學術期刊和外文學術網站建設,擴大中國學術的國際影響。
(四)加強结果宣傳轉化事情
組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结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事情。研究制定《關于提高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能力的意見》。繼續做好發展報告項目建設事情,加強中後期治理,及時報送最新结果。召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和後期資助項目结果出书座談會。加強對“繁榮計劃”的宣傳報道和重大攻關項目等優秀结果、優秀人才的宣傳推介。
三、繼續推進出书體制革新,強化規範治理,促進繁榮發展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非時政類報刊出书單位轉企改制
凭据中央關于深化非時政類報刊出书單位體制革新的整體部署,會同有關司局積極穩妥地推進我部主管在京非時政類報刊出书單位轉企改制。指導列入轉企改制名單的單位,凭据《中央非時政類報刊出书單位轉制規程》制定轉制方案,完成各項轉制任務。凭据中央的有關部署,做好高校主辦的非獨立法人社科學術期刊革新事情。
(二)深化高校出书社體制革新,推進其持續康健發展
進一步完善高校出书社法人治理結構。深入調研高校出书社轉企改制後新的法人治理結構及其有效運行機制,分類指導高校出书社建设切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有利于自身發展,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治理模式。引導擬進行股份制革新、上市融資的出书社積極探索、規範運作。
研究制定《關于推動高校出书社進一步革新發展的意見》,召開高校出书社革新發展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總結交流高校出书社革新發展的經驗,研究高校出书社在新時期發展的整體目標,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與發展措施。
引導、鼓勵出书社科技創新,推進高校出书社數字出书事情。認真總結推廣高校出书社數字出书的做法與經驗,加速傳統出书向出书新業態轉型。
(三)加強名刊工程建設
結合新一輪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名刊工程建設。組織召開第二批名欄建設座談會,交流經驗並開展研討,進一步明確名欄工程建設的思路與舉措。指導中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組織召開名刊工程建設經驗交流會,充实發揮其引領和示範作用,促進高校社科學報整體水平的提高。
(四)推動高校學術期刊發展
繼續支持入選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建設的學報,進行資源整合和集約化辦刊,促進其向數字化、專業化轉型,推動高校社科學術期刊的康健繁榮發展。
(五)強化規範治理
進一步加強選題治理,對重大選題、敏感選題、熱點選題嚴格把關,確保正確出书導向,健全完善規章制度,規範出书流程,加強質量治理,爲黨和國家事情大局服務。加強書號網上實名申領的治理,舉辦第十五期出书社領導崗位培訓班。做好國家出书基金資助項目的相關治理事情。做好年度圖書、音像、電子出书單位的統計和年檢事情。
四、加強學習型司局和黨支部建設
加強學習型司局建設,不斷提高幹部的理論素養、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本領。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和信息宣傳事情,不斷提高事情水平和事情效率。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做到爲民、務實、清廉。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強支部事情特別是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事情,確保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作風全面完成各項事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