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事情   >   治理制度   >   正文

教育學院各教學環節質量標准

2019年11月28日 11:20  点击:[]

教育學院政〔201836

質量是本科教學的生命線。爲加強教學過程治理,規範本科教學要求,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學校有關規定,特制定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准。

第一部门  理論教學質量標准

一、教師任課資格及條件

(一)熱愛高等教育事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履行教師的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教風,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尚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事情責任心。以育人爲天職,爲人師表,嚴于律己,遵紀守法,嚴格要求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做到言傳身教。

(二)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熟悉高等教育規律,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掌握先進的教學要领,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育革新,能夠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進行教學。

(三)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术。凭据擬開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熟悉課程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熟悉教材內容,掌握一定數量的教學參考書及其他參考資料,了解本專業(課程)的最新發展信息和最新技術等。

(四)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曆和碩士以上學位,獲得高校教師資格。無高校教師資格,但在某一專業領域具有特殊技术的專家、行業人士,經學科專家組認定具備教學能力後,可上實驗、實訓課,校企相助辦學的企事業單位和學校派出的授課人員,應是本單位治理和技術方面的骨幹。

二、課前環節質量標准

(一)教學計劃

1.教学计划是凭据党的教育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的指导教學事情的基本文件,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组织教学历程、检查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

2.制(修)訂教學計劃時,應根據學院的教學計劃制(修)訂原則,由學院主持制(修)訂教學計劃方案,報教務處備案。

3.教學計劃既要切合教學基本規律,具有相對穩定性,又要根據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適時進行調整和修訂。教學計劃一經確定,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改動。必須變動時,應由向所在教研室提出申請,經學院審批提出申請,上報報教務處批准。

4.各门課程都应凭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围绕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运动。任课教师应熟悉教学计划,了解本门課程在专业培养中的职位和作用,了解課程的教学时数、学期分配等,以便掌握授课的深度和广度、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二)課程教学纲要

教学纲要是实施教学的基本文件,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課程(含实验课),均应在开课前由学院(课部)组织相应的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凭据专业偏向、设课目的、计划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制订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纲要。課程教学纲要应指出该課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情况、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等。教学纲要经所在教研室和学院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存案。各任课教师在教学历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纲要,不得轻易变换教学纲要具体内容。如确需变换,应提出申请,经教研室主任审核、教学副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存案方可实施。

教学纲要是教师从事教學事情的指导性文件,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执行教学纲要,对教学纲要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深度广度,要钻深吃透。

(三)教學日曆

教学日历是任课教师部署課程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定时并保质保量完成的基本教学文件,是实施教学检查督导事情的重要依据。教学日历编写事情基本要求如下:

1.每学期独立设课的課程均应编写教学日历。

2.任课教师要凭据課程教学纲要要求,校历、課程表及任课班级的教学进程,统筹编写教学日历,并确保在課程表划定的教学起止周内完玉成部教学任务。

3.教学日历需填写的项目有:学院、使用班级、任课教师姓名、課程名称、課程编號、学分、学时、周次、节次、参考教材、授课内容等内容。教学日历文件样表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并严格凭据划定的花样填写。

4.附屬于課堂教學的實驗課要在教學日曆“其它內容”一欄裏作出說明。

5.教學日曆應在每學期第一周內經教研室主任審核同意,學院教學院長批准後上交。教學日曆一式三份,分別交學院、教務處各一份,任課教師本人存留一份。

6.教學日曆一經確定,要嚴格執行,確需改動要辦理相關手續。

(四)教材及參考資料

1.原则上每门課程(含实验课)都应配备教材,选用的教材要与課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相适应。

2.教材內容體系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思想教育性。

3.優先選用省、部級優秀教材、“十三五”規劃教材和權威出书社近三年出书的教材,以及學校教師編寫的能夠體現應用性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教材和講義。

4.教材選用要凭据任課教師推薦、教研室主任審核、教學單位審定、教務處批准等法式進行。

5.課程参考资料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确定。

三、課程教学环节质量尺度

(一)備課質量標准

1.教师在接到課程教学任务以后,按課程教学规范做好教學事情。上课前备齐教学纲要、教材、教学日历、教案或讲稿、课件、课表及学生考勤表等。

2.教师备课时要了解该課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职位、作用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对该課程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认真考虑该課程与相关課程的衔接与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先行課程的教学情况和后续課程的部署,在开课前处置惩罚好課程间的衔接。

3.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授課計劃的部署,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定位,從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角度,在充实考慮多數學生接受能力的基礎上認真備課,合理組織教學。

4.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内容,掌握重点、难点。了解与本課程前后衔接課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部署教学内容,并注意不停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生长和实际应用的需要。

5.要積極進行教學要领革新,精心研究設計教學方案。要注重學生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直觀教學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

6.教师应在认真理解纲要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编写每次授课的教学简明历程(教案首頁)。教师应在开课前写出至少两周内容的教案,并确保手头始终备有至少后两周内容的教案和讲稿。不允许差异教师使用同一教案和备课条记。作为对教师教學事情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教案要接受教研室、学院、教务处和督导室的随机抽查。初次授课教师的教案应由教研室主任卖力审定。

7.备课中,应凭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相应的配套作业。作业量要切合纲要划定,题目应在备课时试做。对某些課程应紧密结合实际,并凭据本专业的最新生长,准备好增补资料。

8.教师应凭据专业生长情况、教学要求的变化和学生实际水平,增补、修改或重写教案,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同一学期重复教学的課程,应注意更新教学内容,并凭据教学工具的变化调整教学要领,注意因材施教。

9.教研室主任要组织同一課程的教师定期进行团体备课。讨论贯彻落实教学纲要的措施,处置惩罚教材重点,统一教学进程,规范教学基本要求,合理部署課程练习和作业。通过教师的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10.种种課程可以结合課程特点制订不低于以上尺度的备课要求,特定要求须经学院同意,报教务处批准。

(二)課堂教學質量標准

1.課程在开始时,教师除了简要介绍本課程教学计划外,还应详细说明本課程教学中课外作业、期末考试、课堂考勤以及实验、实训等在課程结果评定中所占的比重。

2.教師上課應提前5分鍾到達教室,按時上、下課。教師要舉止文明、衣著整潔,對待學生要有熱心、耐心、愛心,教師一般應站立講課(年齡較大或其他特殊原因者除外)。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課,應在正式上課前准備好相關教學設備。

3.任課教師必須按規定的內容和進度進行教學,認真完成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不能任意增減課時和隨意變動教學內容。

4.教師授課時應做到:目的明確、看法清晰、闡述准確,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和疑點,條理明白、論證嚴密、邏輯性強,語言清晰、板書工致、組織嚴密。切忌照本宣科、羅列堆砌,且不得講授與教學目的無關的內容。

5.教師在講課中要使用啓發式教學,做到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和難點。用普通話授課,聲音嘹亮,語言准確、清晰、生動,能吸引學生,並能恰當利用板書、形象教具等。

6.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要领,提倡使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講課效果。課堂講授要貫徹少而精、夠用與實用的原則,努力做到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統一、教書與育人統一。

7.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考勤事情,教育和督促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維持好課堂秩序,對違紀學生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

8.教師授課時應兼顧所部署的作業,使教學內容能與學生課後作業相互配合、相互呼應。

9.教师应严格按課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遇有特殊情况,应提前按相关划定治理调课手续。

(三)課程作业质量尺度

1.任课教师在教学历程中应实时部署相应的作业,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作业内容要体现教学纲要的要求和本課程的特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又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还应凭据本課程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开列必读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做念书条记、资料卡片等。

2.任课教师批改作业要实时、认真、仔细、严格,对不合要求的作业应退给学生重做。批改作业要认真、规范,错误部门尽可能标识明确,注明作业分数、批他日期等等。教师批改作业要实时填写作业批改纪录,认真分析作业中泛起的问题并适时进行讲评,作为革新教学的参考。作业结果作为平时结果的一部门加入課程总结果评分。

3.教师要督促学生定时完成作业。对欠交和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实时教育,对未交作业到达全部作业次数三分之一的学生,该门課程的全部作业结果按“0”分記。

4.教师部署和批改作业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學事情考核内容之一,要接受教研室、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的随机抽查。

5.課堂練習能較准確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重視課堂練習,認真做好准備,深入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當堂理解所學的知識。

(四)課程考核质量尺度

1.教师应认真严格地考核学生,考核要注重历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凭据差异課程特点,确定課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課程的考核方式应凭据課程性质和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上给予明确划定。課程教学纲要应注明该課程的具体考核方式,且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初明确见告修读本门課程的学生。

2. 考试命题应体现出“基本看法、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合理搭配,笼罩課程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试题的难易度要恰当,题量要适中。期末考试时间,每门課程以120分鍾爲宜。其他形式的考試時間可根據考試的需求自行確定。試題構成的比例爲:基礎題占60%,綜合題占25-30%,提高題占10-15%。試題的措辭要嚴謹明確。同一份試卷中不應出現重複的內容,不得直接選用近三年同類考試中用過的試題。

3. 每门課程应拟好AB兩套試卷和相應的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AB試卷題目應分量相同、難度相當、制止雷同。

4. 试卷应按统一划定的试卷花样。试卷上应注明課程名称、适用专业年级等,考试有开卷等特殊要求的应明确标注。

5. 各開課單位應對本單位考試試題進行認真、細致地審查。命題完成後,教研室主任應根據命題要求審查簽字後再由各學院教學院長審查簽字。各學院教學秘書應將教學副院長審查簽字後的試卷統一交教務處。期末考試所用的試卷應在考試前四周上交,由教務處統一印制。

6. 任課教師和命題教師不得在考試之前以任何形式泄露與考試有關的任何內容,不得回覆學生提出的任何可能推测試題內容的問題。

7. 试卷印好后由各学院保管试卷,在本課程开考前在考场交課程主考教师。主考教师必须在考试前20分鍾到達考場,並將試卷分發給各考場監考教師,考試結束後再負責收回。有關人員要高度重視試題送印、校對、簽收、拆封、分發、接纳、存放等各個環節,務必做到宁静、准確無誤。

8. 學院都要建设試卷治理責任制,部署專人進行試卷治理事情,嚴格執行試卷命題和收發登記制度。事情人員如在命題、印制、分發或保管等過程中發生試題泄露、試卷遺失或損毀等事故,應追究責任,給予嚴肅處理。

9. 试卷必须用红笔批改,严格凭据課程考试的参考答案及评分尺度评阅试卷。评卷历程中要做到公正、公正、尺度统一、宽严一致。评卷中应该在每道小题后记分,每道大题题首处记得分,未答的题记零分;还要在卷首处填写每道大题的得分;小题分、大题题首分、卷首分均应清楚、无误。试卷批改完后应认真复核,当分数有改动时,评卷教师必须在改动的分数旁边签名。

10. 教学秘书和相关教研室主任应督促阅卷教师在划定时间内录入结果,凌驾划定时间未录入结果的課程,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所在学院公章报教务处同意方可补录,同时追究相关责任者责任。

11. 任課教師因錄入失誤,需修改成績的必須書面說明情況並附相關质料(如學生試卷等),經所在學院主管教學院長簽字並加蓋所在學院公章後,報教務處批准方可修改。

12.评阅卷结束后,各教研室要组织授课教师对每一门課程进行试卷分析,实时总结課程教学运动中的问题,并提出该課程今后革新和革新的思路与要领,按課程提交试卷分析表。

学生对其本人課程结果如有疑问,可提出结果复查申请。经开课学院主管教学院长同意后,由任课教师所在教研室核查。经核查确需更正结果的由任课教师在原始结果单上更正,并经所在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其学院公章后,报教务处批准。

(五)課程总结要求

課程总结是任课教师在完成一轮教学任务后,对教学历程的自我总结与评价。主要内容是:

1.检查課程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有无计划变换和意外情况发生。

2.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及學習成績有無不正常狀況及其原因。

3.分析与总结本次課程教学历程中自己所做的教学革新、考试革新等情况及其效果。

4.對下一輪授課提出改進設想和建議。

課程总结可以和教师学期事情总结结合起来,在该課程结束和学生结果评定后一周内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后报学院存档。各学院、教研室每学期期末都应召开教學事情总结聚会会议,团体讨论总结学期教學事情的经验教训,提出下一学期需革新之处及措施。

第二部门實踐教學环节的质量尺度

一、校內實驗與實訓教學質量標准

(一)校內實驗教學質量標准

實驗教學是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门,是理論教學的繼續、補充、擴展和深化。爲了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治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使實驗教學治理規範化、科學化,特制訂本標准。

1. 實驗分類及說明

實驗共分四類: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創新性實驗

1)演示性實驗:必須對實驗內容、先進的實驗要领和現代實驗儀器有所認識和了解的,由實驗員操作、學生觀摩的實驗。

2)驗證性實驗:學生通過一個實驗結論論證某個定義的實驗。

3)综合性实验: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完成一定的实验内容。可以在一门課程的一个小循环之后部署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实验能力。

4)設計創新性實驗:學生根據實驗題目,運用所學知識,確定實驗方案(可以包罗選擇實驗要领和步驟,選用儀器設備),獨立操作完成實驗,寫出實驗報告,並進行綜合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2.實驗教學基本要求

學院應根據本院各專業培養方案制訂具有明確實驗教學目的並與理論教學體系協調一致的實驗教學體系,健全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凭据規定的實驗教學時數,精心編排實驗項目,革新實驗內容,注重學生基本實驗能力和創造性實驗能力的培養,在保留驗證性、演示性實驗的基礎上,增設一定數量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驗項目可包罗必做項目和選做項目兩類。

實驗教學必須根據專業教學計劃中要求的實驗時數,分學期制訂實驗教學計劃表。

3.實驗教學中實驗指導教師的職責

1)應具備實驗課講解和指導能力。

2)做好實驗的准備事情。檢查實驗儀器設備,保證實驗的正常開出。

3)應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內容,使學生對實驗的全過程有基本了解。應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對未按規定預習者,有權令其緩做實驗。

4)應認真批改學生實驗報告並簽字,對不切合要求的實驗報告指出錯誤退給學生,要求學生重做,直至及格。每份實驗報告都應登記成績,並將實驗報告存檔實驗室。

(二)校內實訓教學質量標准

實訓是專業技术實際訓練的簡稱,是指在學校控制狀態下,凭据專業人才培養業務目標與要求,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過程。

實訓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爲主,教師講授指導爲輔。實訓教學的目的纷歧定是做出及格的“産品”,而在于這一“産品”的形成過程,旨在使學生體驗事情的過程,訓練操作的技术與技巧,從而形成特定任務下的心智與行爲習慣。

教师在制订实训教学纲要时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L柆力体现真实的职业情况;强调实训项目的功效应用性和操作规范性;强调技术操作训练;接纳模拟仿真软件。

1.實訓中要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質量意識和宁静意識。

2.應明確本專業的實訓教學內容,有完整的實訓大綱、訓練規程或指導書等訓練資料,有完善的實訓設備、模擬實驗室或穩定的實訓場地,各專業、各訓練場所應有健全的實訓治理制度。

3.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實訓考核標准和考核辦法,並認真組織考核。

4.實訓教學應嚴格凭据實訓大綱要求進行,教師不得隨意增減實訓項目或實訓內容。實訓指導教師應到場進行實訓的具體指導。

5.教師要在學生實訓之前講明實訓的目的、要求、宁静條例、考核標准和方式等。在指導學生實訓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刻苦耐勞的事情作風,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各種設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熟練掌握其技术技巧。

6.教师对加入实训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认真考勤,遵守教学纪律。凡无故缺课或违反规程者,除酌情对实训结果进行扣特别,必须责令其补修,情节严重者,实训課程作不及格处置惩罚。学生因故在实训教学期间缺勤累计凌驾划定时间的三分之一,不得加入本次实习实训考核,但可在补足所缺天数后再给予考核并评定实习实训结果。

7.评定实训課程结果时,实践操作的结果所占比重应不低于60%。總評成績不及格者需進行重修。實踐操作根據學生的訓練態度、宁静操作、文明生産和訓練考核結果等進行評分。

二、校外實習實訓教學質量標准

校外實習實訓教學是列入教學計劃的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主要包罗校企相助、畢業實習。爲加強對實習實訓教學的組織和規範治理,確保實習實訓教學質量,特制訂本標准。

(一)實習實訓教學的目的及要求

校外實習實訓教學是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生産實際,开端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生産技術和治理方面的實際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事情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1.使學生开端了解所學專業的职位、作用及發展趨勢,激發學生熱愛本專業、奮發學習、立志成才的熱情。

2.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收集有关的资料,并为后续課程的教学做好准备。

3.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技術、治理等事情所必须的各種基本技术和實際動手能力。

4.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虛心向實習單位的事情人員學習,增強勞動觀念、群衆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和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校外實習實訓前的准備事情

1.實習實訓大綱。實習實訓大綱是指導、組織和檢查實習事情的主要文件和依據,各專業應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制訂相應的實習實訓大綱。實習實訓大綱應包罗實習實訓的目的,實習實訓的內容和要求,實習實訓的進度部署,實習實訓的考核方式等內容。實習實訓大綱由各專業制訂,經學院主管領導審批並報教務處備案後執行,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须要的調整。

2.實習實訓計劃。實習實訓計劃是根據實習實訓大綱的要求,結合實習實訓單位的實際情況而制訂的具體實施方案。實習實訓計劃應包罗實習實訓目的,實習實訓紀律與要求,實習實訓地點,實習實訓時間,實習實訓內容,實習實訓具體部署,實習實訓考核等內容,由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制訂,經學院主管領導審批後實施。

3.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应在实习实训发动时将实习实训执行纲要见告学生,由学生填写或粘贴在实习实训陈诉首頁,以明确实习实训的具体部署。

(三)校外實習實訓的組織與治理

1.編制實習實訓計劃

學院每年6月底、12月底前上報下學期“校外實習實訓計劃部署”。實習實訓計劃不得隨意變更,如因特殊情況確需變更,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有關實習實訓單位,並報教務處備案。

2.實習實訓單位的選擇

各學院應按教學部署自行選擇和落實實習實訓單位,如部署確有困難,可報請教務處協助解決。

選擇實習實訓單位時應考慮以下原則: 學院和各教研室要堅持“就近就地、經濟節省”的原則選擇專業對口、校外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有保障、技術力量強、治理水平高的企事業單位和學校作爲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基地應能滿足學生在食宿、衛生、交通、宁静及勞動保護方面的合理需求。

3.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選派及其職責

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選派:坚持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配合指导实习的原则,聘任实习单元里经验富厚的专业及治理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的选派要凭据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选派有一定的實踐教學经验、事情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和治理能力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老师应以专职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其中带队老师必须为专职老师。

指導教師的職責

1)實習前要提前深入實習單位了解和熟悉情況,會同實習單位制訂科學可行的實習計劃。

2)凭据實習計劃的落實各項事情,與實習單位溝通配合及時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全面卖力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宁静事情,并定期向学院汇报实习情况;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指导教师小我私家要充实利用实习实训时机,熟悉生产和经营的个环节,积累實踐教學经验。

4)實習結束後指導學生寫好實習報告,認真組織實習考核和成績評定事情,完成實習事情總結並報學院。

5)集中實習的指導教師要與學生同吃住,不得隨意離開實習地。自主實習的指導教師要通過實地走訪、電話、網絡等方式落實對學生的指導和治理,每周至少1次。

4.實習實訓期間對學生的要求

1)听从指导教师的治理,遵守实习单元宁静、保密、劳动纪律等規章制度;

2)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嚴格凭据事情和生産技術流程進行操作,主動協助實習單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按實習大綱和實習計劃的要求和規定,嚴肅認真地完成實習任務;做好實習日記,實習總結並參加考核。

3)實習期間不得從事與實習任務無關的事情。因病、因事不能參加實習,必須辦理請假手續,請假一天以內由帶隊教師批准,請假一天以上經帶隊教師同意後,報學院按學校有關規定辦理,否則按曠課處理。病、事假累計超過實習時間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評定實習成績;曠課累計超過2,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處理,實習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重新進行實習。

(四)實習實訓考核及成績評定

學生必須按實習實訓大綱的要求完成實習實訓的全部內容,並提交實習實訓報告。實習實訓結束前,指導教師和帶隊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實習實訓考核或考試。

實習實訓成績評定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評分制。

成績評定時,要綜合考察學生的品行表現,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出勤情況,實習實訓日志,實習實訓報告質量,考核或考試成績等。成績評定的標准爲:

1.優秀:實習實訓態度规则,無缺勤和違紀現象,實習實訓期間刻苦、勤奮,事情積極主動;實際操作能力強,理論聯系實際好,完全達到實習實訓大綱的要求;實習實訓報告全面、系統、質量高。

2.良好:實習實訓態度规则,無違紀現象,實習實訓期間事情積極主動;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實習實訓大綱的要求;實習實訓報告全面、系統。

3.中等:實習實訓態度比較规则,無違紀現象,實習實訓期間事情比較主動;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基本達到實習實訓大綱的要求;實習實訓報告比較全面。

4.及格:實習實訓態度基本规则,無嚴重違紀現象,實習實訓期間能服從部署;可以完成基本的實際操作,能達到實習實訓大綱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實習實訓報告,內容基本正確。

5.不及格: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均爲不及格。

1)未達到及格要求者;

2)因故缺勤累計達實習實訓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實習實訓中嚴重違紀者。

(五)實習實訓經費的治理

校外實習實訓經費實行“統一計劃,指標到院,超支不補,結余收回的使用辦法。分配給各學院的實習實訓經費,由各學院統籌部署,自行調節使用。實習實訓經費按學校財務處、教務處的有關規定開支。

三、畢業論文 (設計)、畢業答辯質量標准

(一)學生撰寫畢業論文(設計)是教學計劃中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术進行科學研究开端訓練的一項有效措施。

(二)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部署

1.根據本專業的性質和特點,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部署一般在划定学制的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

2.應在規定學制的最後一學年的第一學期末確定畢業論文(設計)的具體選題和指導教師,並下發任務書。

(三)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

1.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原则

1)全面反映專業培養目標,且綜合性強;

2)聯系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反映本學科最新發展的動向;

3)论文(設計)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做到11題。科研和聯系實際課題的比例達到80%以上;

4)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與事情能力,鼓勵學生有所創新;

5)攻讀雙學位的學生,其畢業論文應以主修專業爲主、輔修專業爲輔,鼓勵統籌兼顧,交织創新。

2.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在學院的統一規劃下,指導教師提出選題參考列表,經學院院長審批後,確定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計劃。

3.在教學活動的第七學期宣布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計劃,以便畢業生進行選擇。學生若在學院選題計劃之外自行選題,須經學院主管教學的院長批准。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確定後,原則上不得更改。

(四)任務書

1.任務書是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每個學生都必須有自己的任務書。

2.任務書由指導教師負責填寫,學生以任務書爲指導進行課題研究。

(五)指導教師的資格與任務

1.論文(設計)指導教師資格

1)熟悉所指導學生論文研究偏向,了解與選題相關的研究現狀;

2)指導教師應具備一定教學經驗、實踐能力和學術水平(包罗聘請校外指導教師)。

2.指導教師的職責

1)爲人師表,教書育人;

2)注重學生獨立事情能力,分析問題息争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3)指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爲學生審定論文(設計)提綱和初稿,並提出修改方案;

4)定期檢查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進度和任務,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

3.指導教師的任務

1)每位指導教師每學年指導學生原則上控制在8名以內,由于特殊情況教師需增加指導學生人數,應由學院報教務處批准;

2)指導教師填寫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在畢業論文(設計)開始前下達給每位學生,學生以任務書爲指導進行課題研究;

3)畢業論文(設計)大致可分为文献资料的准备、撰写开题陈诉、实验設計或视察研究,论文撰写或课题設計、结果总结与答辩等阶段。指导教师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监视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

4)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研究要领与設計要领。具体的指导任务有:

①制訂任務書;

②介紹參考文獻或參考技術;

③指導學生制訂開題報告、課題計劃與論文大綱;

④檢查學生課題進度,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⑤审阅论文文稿或設計方案和检查课题结果;

⑥參與組織答辯;

⑦評定成績。

4.考核:作为教学任务,学校和学院将对指导教师的事情进行考核,并纪录事情量。对于不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教师,将暂停或取消其指導教師資格,并按有关划定进行处置惩罚。

(六)对学生撰写结业论文(設計)的要求

1.开题陈诉:学生在开题前必须广泛收集与自己论文题目有关的资料,了解与选题相关的海内外科研现状。认真填写《PP电子学院结业论文(設計)开题陈诉书》,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撰写结业论文或开展畢業設計。

2.制订课题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按计划认真开展有关实验、設計和研究,收集资料、收罗数据,形成研究结果。

3.畢業論文(設計)应有创意,理论分析、盘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对问题有一定的看法与分析,论文(或設計图纸)质量好。

4.畢業論文(設計)撰写花样及要求

结业论文(設計)正文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律接纳盘算机打印成文结业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8000字,畢業設計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0字。

內容包罗本人聲明、目錄、學生及指導教師署名、摘要、關鍵詞、緒論、畢業論文正文主體、結論或總結、致謝、附錄、參考文獻。

结业论文(設計)花样要求严格凭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文件执行。

5.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进行结业论文(設計)的学生还要注意遵守所在单元的規章制度。完成结业论文(設計)期间学生应遵守学习纪律。未经学蕴桗准缺席缺勤,或不听从教师指导,或违规操作,或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学籍治理划定及其他相关治理划定进行严肃处置惩罚。造成损失者将责令赔偿。

(七)答辯事情組織

1、學生須完成畢業論文(撰寫)環節,並經指導老師和評閱老師審核同意後方具備答辯資格,未獲得答辯資格的學生不允許參加答辯,完成畢業論文撰寫環節的學生原則上都要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2、答辯分組由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研室確定,各答辯組人數原則上不超過20人。

3、學生在論文答辯的准備過程中應先擬訂答辯提綱,准備好答辯ppt,個人陳述前要注意禮節,陳述時要抓住要點,重點介紹論文選題依據、意義、前人事情基礎和存在問題,自己所做事情、效果如何、特色和創新點在哪裏,有什麽收獲。回覆提問時態度要规则,思路要清晰,語言要流暢,回覆要准確。對于老師指出的問題,要勇于面對,並且沈著應答,機警地提出對策進行彌補。問題較複雜時可以要求給一點時間思考,或等下一位同學答辯後再補充。

4、學生陳述時間不超過10分鍾,提問及回覆問題時間不超過5分鍾,整個答辯時間不超過15分鍾。

(八)成績評定(答辯)

1、答辩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所指导的结业论文(設計)写出评语并预评结果。

2、答辩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聚会会议按专业品级评分尺度及结业论文(設計)水平质量和答辩情况,在参考指导教师预评结果的基础上,评定每个学生的结果。

3、答辩委员会须对所有论文进行终审,确定终评结果,并从严掌握优秀尺度,对确实不够水准的论文不能给予通过。对答辩小组评定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结业论文(設計),须要时可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2次答辯。

4、成績評定(指導教師評審成績、評閱教師評閱成績答辯小組評定成績、答辯委員會終評成績)均接纳五級分制,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5、评定学生结业论文(設計)结果应从严掌握,结果漫衍合理,获优秀结果者一般不宜凌驾总数的25%

6、評定成績時應著重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1)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

2)對文獻資料的理解深刻水平,資料收集、實驗要领、數據處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引用的資料、數據是否正確、可靠。

3)有关论证的结构是否切合科学性、逻辑性,是否清楚、正确、严密,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结业论文(設計)的难易水平、完成任务的情况等。

4)獨立分析息争決問題的能力。

5)寫作、表達水平如何。

6)答辯時回覆問題的情況。

7、结业论文(設計)中泛起下列情况之一者即评为不及格:

1)立論中有明顯的思想性(科學性)或邏輯性錯誤。

2)抄襲他人结果,或者雖然注明是引用他人结果,但用學校統一購買的論文檢測系統進行檢查,重複率超過20%

3)論文事情量不到規定的1/2者,或有代筆者。

(九)畢業論文事情检查与事情总结

学校和学院应凭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生结业论文(設計)治理措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结业论文(設計)的有关事情。

附則

1.本制度由教育學院負責解釋。

2.本制度自修訂和頒布之日起施行。

PP电子學院教育學院

O一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上一條:教育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學科競賽治理辦法

下一條:教育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版权所有:PP电子學院教育學院 邮编:417000 联系电话: 0738-8312819

地址: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氐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