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通〔2021〕20號
校屬各單位:
現將湖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薦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通知》轉發各單位,並就學校做好該項目申報事情通知如下:
一、申報數量
1、我校可申報2個省級項目(其中推薦1項申報國家級)。
2、我校可推薦1名對新文科建設有突出研究结果或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
二、項目內容
參照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指南》(見附件2),結合已有事情基礎和建設情況,凭据相關選題要求研究確定項目內容。
三、申報時間與要求
請項目負責人于4月9日前將《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推薦表》(見附件3)一式五份(含附件质料一式一份,用牛皮紙袋裝好),《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彙總表》(見附件4)報送教務處教研教改科處,191231748@qq.com。項目推薦表、項目彙總表、專家推薦表須同時發送電子版至191231748@qq.com。逾期不予受理。
四、評審推薦
教務處根據項目申報情況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擇優推薦項目報省教育廳。
教務處
2021.3.24
附件:
1、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薦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通知
2、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指南與申報表格
附件1
湖南省教育廳
|

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薦
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學校:
現將教育部辦公廳《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1〕10號)转发你们(见附件1),並就做好我省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實施事情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遴選數量
1.擇優推薦20個項目申報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
2.擇優立項一批省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含我廳推薦申報的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
3.遴選推薦5名專家加入教育部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庫。
二、項目內容
请有关学校參照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指南》(見附件2),結合已有事情基礎和建設情況,凭据相關選題要求研究確定項目內容。要充实认识文科教育创新生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结合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统筹推进本單位新文科建设革新事情,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和实践。
三、申報數量
省屬高校中,各大學可申報3個省級項目(可推薦其中2項申報國家級),各學院(含獨立學院)可申報2個省級項目(可推薦其中1項申報國家級)。未被我厅遴选推荐到教育部的项目,自动加入省级项目评审。
部屬高校凭据自願的原則,可將推薦到教育部的項目同時報送我廳,經我廳審核後確認爲省級項目。
省屬高校每校可推薦1名對新文科建設有突出研究结果或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
四、項目保障及治理
各高校要爲項目提供經費和條件保障,要從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經費和自有資金中,自主統籌給予立項的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足額的經費保障,確保項目質量。原則上,立項爲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資助經費不低于10萬元/項,立項爲省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的資助經費不低于5萬元/項。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行業協(學)會等以差异形式聯合開展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積極爭取社會支持,推進協同育人。
我廳將結合教育部相關要求,適時組織項目的中期檢查與結項驗收事情。
五、申報時間與要求
請各高校于4月12日前將學校公牍、《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推薦表》(見附件3)一式五份(含附件质料一式一份,用牛皮紙袋裝好),《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彙總表》(見附件4)、《事情聯系人信息表》(見附件5)和《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庫專家推薦表》(見附件6)一式一份報送至我廳高教處。項目推薦表、項目彙總表和聯系人信息表和專家推薦表須同時報送電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由我廳推薦的申報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具體名單待我廳組織專家評審後再另行通知)以及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庫的專家,須于4月26日前在“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治理與服務系統”(https://xwkxm.sdu.edu.cn/login)完成線上填報事情。
聯系人:王榮、張金斌,聯系電話:0731-84764849,電子郵箱:hnsgjc2020@126.com。
湖南省教育廳
2021年3月23日




附件2.1
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指南
預期结果: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典型案例集等。
立項要點:調研分析綜合類、文科類、理工農醫類等差异類型高校文科教育建設發展情況,總結提煉推進新文科建設的經驗做法,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爲新文科建設分類發展貢獻可借鑒的有效經驗。堅持問題導向,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差异角度,分析新文科建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從經費投入、組織治理、評價激勵、招生培養就業等方面提出推動新文科建設革新舉措,完善新文科建設的政策支撐和條件保障。
預期结果:調研報告、咨詢報告、政策建議、典型案例等。
立項要點:夯实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基础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厘革新趋势,积极推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原有文科專業深入融合,推动文科人才培養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促进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织融合,推动專業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專業内涵提升、革新升级的实施路径。
預期结果:國家級和省級文科類“一流專業”、原有文科專業人才培養革新方案等。
立項要點:著眼培養學生跨領域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整體設計面向新文科的課程與教材體系,推動將中國革新開放偉大實踐的最新结果、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的最新结果及時轉化融入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時代性、學術性和針對性。構建中國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建設跨學科、多學科交织融合專業課程體系。聯合開發一批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教材,推動數字化教材及配套資源建設,建設及共享一批中國特色的文科教學案例及案例庫、文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案例及案例庫,開展中國特色新文科教材的國際推介。
預期结果:國家級和省級文科“一流課程”、高校課程體系革新方案、高質量文科教材、課程教學案例及案例庫等。
預期结果:政産學研協同育人有效運行機制和模式、典型案例等。
立項要點:凭据新技术和新工业生长趋势,促进學科交织融合和跨界整合,研究探索跨學科、跨專業的文科教育组织模式。调研高校主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微專業等培养项目的实施情况,深入研究书院制、学部制等复合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提出有利于复合型文科人才培養的事情机制、课程整合方案等。
預期结果:學科專業交织的教學組織模式、治理模式及革新實施方案等。
立項要點:主動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和人類命運配合體建設,圍繞提升人文素養、跨文化能力、複語能力等,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探索“專業+外語”培養模式,培養“一精多會、一專多能”的高素質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預期结果:專業建設方案、人才培養模式总结、高质量课程与教材等。
立項要點:面向全体文科学生,探索完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开发文科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分类培养和特色化培养模式革新。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推动以“敢闖會創”为焦点的人才培養范式革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立項要點:适应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经济业态、新生活方式、新运营模式的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经管法專業在人才培養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革新。挖掘中国革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和内容,坚持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和应用,加速培养具有强烈本土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经管法人才。加大學科交织融合和跨界整合的力度,培育新的學科專業增长点。
預期结果:專業建設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课程体系、跨學科課程建設、经管法本土化教材等。
立項要點:从中国教育革新生长实践中挖掘新质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将教育理论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困境和人才培養难题的指导性,更好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围绕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深入开展教学要领、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教学革新探索,为其他學科專業教育教学提供教学理论和要领支撑。面向教育教学生长新趋势,研究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面向区域基础教育师资要求,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預期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陈诉、專業建設方案、教学要领和教学模式革新案例等。
立項要點:结合新经济新工业的生长要求,立足新文科人才培養目标,突出教师的行业工业实践配景和经历要求,探索构建新文科师资能力尺度体系。围绕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设计教师培训项目,探索灵活有效的培训要领,构建多条理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引导教师开展新文科教育教学革新,开展跨學科项目研究、跨學科專業課程建設的有效机制。
預期结果:各學科專業文科教师实践能力尺度、多样化的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项目、教师加入跨學科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机制等。
立項要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促进教与学的要领路径,探究智慧情况下新文科專業的课堂教学革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推进新兴技术在文科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探索在线教学、混淆式教学有效模式,创新课内课外师生互动机制。
預期结果: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教學要领、學習方式、考核方式、教學制度革新創新的新方案和典型案例。
立項要點:深入調研人文學科教師教學發展需求,分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現狀與問題,完善文科教師教學發展機制,研究制定文科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規範與評價機制,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推進教師培訓、教學咨詢、教師職業規劃等事情常態化、制度化,促進教師教學與職業的協同發展。
預期结果:可推廣示範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治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文科教育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培訓資源和案例等。
立項要點:開展富有文科教育特色、體現“以本爲本”“四個回歸”的治理体制机制研究,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焦点、以激励教师投入人才培養为重点的治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探索书院制等革新,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養能力。
預期结果:教师投入、学风建设、基本条件等方面与新文科人才培養质量提升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高校治理体制机制革新方案、政策建议等。
立項要點:研究面向培養目標達成的定量和定性評價要领,建设校院兩級質量保障機制,完善教學環節質量標准、教學反饋和評估機制,健全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構建教師教學、學生學業、質量監測“三位一體”的質量保障體系,形成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文科教育質量文化。
預期结果:高校内部全方位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反馈和革新机制,新文科人才培養质量评价措施,研究陈诉、制度文件、实践案例等。
立項要點: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连续革新理念,在国家三级專業认证的框架下,凭据“一級保及格、二級上水平、三級追卓越”的要求,研究制定人文社科类專業三级认证指南,构建基于專業办学基本状态监测的第一级认证、基于專業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二级认证、基于專業教学质量卓越的第三级认证的尺度体系,健全完善認證辦法和法式,推動高校合理定位、規範辦學、特色發展、追求卓越。
預期结果:人文社科类專業三级认证尺度体系,认证措施等。
附件2.2
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推薦表
高校名稱: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主管部門:
是否申報國家級項目:
填報日期:
填 表 要 求
一、請按表格填寫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逐條認真填寫,表達要明確、嚴謹。
二、推薦表以Word文檔花样填寫;表格空間不足的,可以擴展或另加附頁。
三、各推薦項目在線填報後可導出文本,由項目組成員簽名、相應單位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後,將相應頁面掃描爲PDF版上傳到系統。
四、推薦表應明確所在單位在人員、條件、經費、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五、填報信息涉密的,須進行脫密處理。
1.基本情況
項目簡況 |
項目名稱 |
? |
項目組別 |
? |
對應項目 指南编號 |
? |
實施時間 |
年 月至 年 月 |
項目負責人情況 |
姓名 |
? |
性別 |
? |
民族 |
? |
出生 年月 |
? |
職務/職稱 |
/ |
研究領域 |
? |
聯系方式 |
單位名稱 |
? |
郵編 |
? |
通訊地址 |
? |
手機 |
? |
指定聯系人 |
? |
職務或 職稱 |
? |
手機 |
? |
主要教學革新研究事情简历 |
項目組成員(不含項目負責人) |
姓名 |
性別 |
出生 年月 |
職務或職稱 |
事情單位 |
項目中的分工 |
簽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項目方案
2-1 項目擬解決的問題和目標(不超過800字) |
2-2 項目事情基礎(與本項目相關的前期事情基礎,不超過1000字) |
2-3 項目思路和舉措(研究與革新的主要思路、具體措施、創新點等,不超過2000字) |
2-4 項目計劃及預期结果(項目執行的時間表,可考核的項目完成結果,可示範推廣的經驗等,不超過800字) |
2-5 參與單位情況(加入單位名稱、性质、加入原因及其优势等,不凌驾500字,無參與單位則不填寫) |
2-6 實施單位支持保障(包罗條件、經費、人員等方面相關政策和保障,不超過500字) |
3.申報單位意見
4.主管部門意見
(教育部直屬高校、軍事院校不填) 單 位 公 章 年 月 日 |